BOB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7日电 (魏建军)26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平凉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总结甘肃“十四五”生态治理成效,平凉市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碳”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新途径。
“十四五”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监管,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此次发布会披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甘肃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蔡桂星表示,甘肃在全国率先制定颁布《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中央资金2000万元,省级安排奖补资金2.35亿元,推进黄河干流、黑河、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黄河清废”行动,完成黄河流域甘肃境内入河排污口年度排查整治任务。与上下游4省建立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BOB,黄河流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靓丽名片。
蔡桂星还提到BOB,甘肃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观测站项目建设。制定《甘肃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启动羌塘三江源甘肃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科院评估显示,祁连山生态状况总体稳定BOB、局部向好。祁连山生态保护“常态化监管、动态式修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甘肃还印发实施《甘肃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及时分解下达各市(州)“十四五”碳强度降低指标,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19家企业的配额发放和清缴工作,共清缴碳排放配额1.58亿吨,累计成交二氧化碳455万吨、成交额1.98亿元。持续推动兰州、敦煌、金昌3个低碳城市和庆阳(西峰区)、白银2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近年来,平凉市始终坚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来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细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BOB,生态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平凉市在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后,2022年又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平凉市副市长杨恭介绍说,平凉提出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基地“三大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两个示范区”奋斗目标,开启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在生态工业方面,平凉紧盯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引领,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梯次跟进的“1+N”现代产业体系。
在生态农业方面,该市以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开展苹果产业“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推进“三品一标”体系建设。静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崇信县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静宁县、庄浪县纳入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庄浪县纳入国家马铃薯产业集群项目区BOB,平凉红牛跻身全国重点打造的50个产业集群,全市基本形成牛果菜、薯药林的生态农业产业格局。
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平凉构建现代农业文化体验、花卉观赏避暑度假、山地苹果景观休闲采摘三大乡村游片区。推出十大避暑、十大康养等旅游线路,打造安口窑古村落、崇信窑洞养牛等民俗文化和生态观光景点,建设崆峒山养生、泾川橙香瑶池、海寨沟旅游度假等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业态,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7个,平凉市跻身全国20个避暑优选胜地。
杨恭表示,平凉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全市森林面积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5%、绿地率达到37.28%。不断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6.87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106.88平方公里。积极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投资5.16亿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入围全国示范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