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近期,广东省中山市一家企业因疏忽大意,拟将印染污泥交由第三方处理,差点酿成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在环境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并告知后果后,企业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彻底封堵了漏洞。这是生态环境领域预防“承重墙”被误砸的一个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领域的小疏忽酿成大事故,并导致公众利益受损的事件屡见不鲜。2010年,匈牙利铝生产贸易公司有毒废水池决堤事故是匈牙利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化工业意外事故,追根溯源,就是一起人为疏忽引发的灾难。国内近些年来曝光的环境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中,既有地方政府和单位糊涂作为,顾头不顾尾砸环保“承重墙”导致公众利益受损、自身被追责问责的,也有排污单位疏忽大意酿成大祸,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公众利益,风险点多面广、情况复杂,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排污单位BOB,都应加倍小心,避免误砸环保“承重墙”。笔者认为,生态环境部门应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让相关单位清晰知道环保的“承重墙”是什么。无知者无畏,如果连环保“承重墙”是什么、在哪里、能承担多少重量等基本情况都不掌握,自然就会疏忽大意。环保“承重墙”就是环保红线和底线。相关部门要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政府信息的解读宣传工作,准确传递政策意图,让排污单位对环保红线知根知底,不敢轻易碰触。督促排污单位强化环境意识,压实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培训,让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对环保底线烂熟于心,不敢轻易违反。
其次,让相关单位清晰知道砸了环保“承重墙”的后果是什么。比如,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曝光后,惊醒了一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做决策、引项目时,都会有意识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这些事例提示我们,讲清讲透违法后果,能够增强政府部门和排污单位的守法意识。因此,要采取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生动展示违法后果等方式,让相关单位和人员对碰触环保底线的后果入脑入心,让其不敢违法。
第三BOB,让相关单位清晰地知道如何科学地保护环保“承重墙”。承重墙是生命墙,不但不能触碰,还需要严格保护、精心维护。生态环境部门一方面要监督排污单位加强环保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软件定期更新优化,硬件定期保养维修;另一方面要积极上门引导、指导企业及时发现BOB、消除存在的小问题、小隐患,避免小错酿成大祸。同时,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用好“三线一单”等政策工具划好框子,推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同频共振。
此外,还要广泛发动群众,强化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督促相关单位规范建设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设施,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BOB,能够将影响BOB、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江鱼)